“我們終于進入新教學樓上課了,我開心極了。新教學樓寬敞明亮、舒適溫暖。班級里有電腦、投影,學校里還有許多活動室,我們可以在那里借閱圖書、做實驗、彈琴、畫畫。我覺得我們是最幸運的、也是最幸福的小學生。”肇東市五站鎮中心小學五年二班的白羽琦在日記中寫道。
對于62歲的張學雙來說,退休后生活有保障是最幸福的事。自從參加了肇東市社會養老保險,現在每個月能領取2300元的養老金,這對于一個農村家庭來說是一筆不小的收入。“如今,我們老兩口生活的很幸福,孩子都有自己的事業,不用我們操心,我們在家哄哄孫子享受天倫之樂。”肇東市原種場退休職工張學雙自豪地說。
讓百姓感到幸福的事兒可不止這幾樁: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人數達到14萬人,城鄉低保分別提高到年人均3660元和1718元;累計開發公益崗位2145個,發放小額扶持貸款1380萬元;五保供養中心頤養樓已投入使用,農村五保老人實現集中供養;新建擴建農村社區16個,新建城鄉健身路徑工程30處;新建婦嬰醫院已正式投入使用;完善了食品安全監督管理機制,落實了從地頭到餐桌的全程監管責任……肇東人民正享受著發展帶來的幸福生活。
將傾聽民聲作為“特殊使命”,將解困民生作為“亮劍行動”,為實現“兩個率先”和“四個同步”目標,肇東市把關注民生擺上重要位置,將民生工程作為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來抓,為全力打造肇東經濟發展升級版做好鋪墊。
翻開肇東市2014年的“一號文件”。回看過去,精彩呈現:2013年,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9047元,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1152元,同比分別增長15.1%和15%;全市糧食總產實現“十連增”;新建擴建鄉鎮村項目133個,總投資351.7億元……展望未來,亮點頻現:加快一中食堂宿舍樓和德昌、海城、宋站中學教學樓建設,引進哈師大、哈工程、航空學院、芥子園畫院等10所以上高等院校;實現城鎮新增就業1萬人,轉移勞動力20萬人;現代化中醫院即將啟動建設;在現有五保供養中心基礎上,建設20萬平方米以上大型居家養老社區……
幸福的肇東要靠一個個實實在在的民生項目來支撐,靠一件件實實在在的實事來展現。發展依靠人民,發展為了人民,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。幸福的肇東人正享受著發展帶來的豐碩成果,一步步邁向幸福階梯。
春節假期剛過,肇東市城鄉各部門的領導干部“歡聚一堂”,進行了為期兩天的“加快發展大討論”,訂計劃、謀發展、解民生,熱烈的氣氛猶如春風拂面。2月12日,肇東市召開七屆六次全委(擴大)會議,伴著熱烈掌聲,涵括努力實現學有所教、業有所就、勞有所得、病有所醫、老有所養、住有所居、居有所安、民有所樂、貧有所助、城有所管的“十大民生”工程浮出水面。該市瞄準民眾最憂、最切、最需的身邊事,圍繞教育、醫療、就業、住房等重點領域開出了劑劑良方。力爭每年都干成一批讓群眾看得見、摸得著、得實惠的民生實事,讓全市人民都能沐浴著溫暖的陽光、感受到溫情的關愛、生活在溫馨的家園,肇東市提出了“幸福之城”的發展目標,切實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,打造溫馨和諧、安居樂業的幸福肇東。